流感和感冒有何不同?這篇看完你就懂

流感和感冒有何不同?這篇看完你就懂

今年流感疫苗將從10/15開始施打;台灣每年從10月到隔年3月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,政府也鼓勵國人注射流感疫苗,除曾經施打疫苗發生嚴重不良反應、對疫苗成分過敏者,以及6個月以下嬰幼兒之外,都應該考慮接受疫苗注射,以預防流感侵襲。

但很多人都無法理解,為何明明接種疫苗,卻還是發燒、鼻涕流個不停,出現感冒症狀?流感和感冒有何不同,以及疫苗注射了為何還是會感冒?

阮綜合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鄭宇辰在《阮綜合院刊》發表文章指出,一般來說,台灣流感流行季節是每年10月到隔年3月,更明確的流行高峰是12月到隔年2月,且每年引發流感的病毒株都會稍有不同。世界衛生組織會在每年2月來召開專家會議,預估年底可能造成流行的病毒株以製造當年流感疫苗,疫苗的保護效力與預測之病毒株是否吻合當年流行之病毒型別、年齡或身體狀況相關。但流感疫苗即使讓我們對流感產生保護效力,卻無法讓人躲避掉一般感冒,因為普通感冒可由多種不同的病毒引起。

流感病症來得快又猛!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在症狀上到底有何的不同?流感通常來得急,病人在感染後迅速出現嚴重症狀,包括發高燒、頭痛、肌肉酸痛以及呼吸道症狀,通常讓人無法維持正常作息,影響到工作與上學。若是出現微燒、咳嗽、流鼻水,即使是肌肉酸痛但症狀較輕微,則多屬於一般感冒。

鄭宇辰醫師提醒,面對流感不應掉以輕心,主要是即使相對年輕、免疫力功能正常的人也可能因流感而產生嚴重併發症,隨著病毒在體內侵襲擴散,可能引發肺炎、心肌炎或心包膜炎、甚至上溯侵犯腦部成為病毒性腦炎,也可能併發後續細菌性肺炎。

▲2面對流感流行季節的到來,最好的預防還是施打疫苗。(圖/中央社)

另,由於流感病毒可能引發致命的併發症,有慢性心肺疾病、慢性肝臟或腎臟疾病,或是有惡性腫瘤、糖尿病宿疾的患者都要特別注意,除此之外,老年族群、嬰幼兒、孕婦或是BMI大於30的肥胖病人,因為免疫功能相對正常人較弱,是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高危險群或因為流感造成慢性病惡化,應積極接受疫苗注射與注意手部清潔、口鼻衛生,減少被感染之機會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缺憾。

最好的預防還是施打疫苗!目前治療流感已經有有效的抗病毒藥物,藥理作用主要是神經酸胺 抑制劑,使用方法有口服、吸入和針劑等三種。口服用藥最為人熟知,也最常使用的就是克流感,目前在台灣只要符合適應症,醫師都可開立克流感,連續服藥五天;另一項選擇是自費施打針劑Rapiacta(Peramivir)一劑,同樣有緩解流感症狀、縮短病程的作用。

鄭宇辰醫師強調,面對流感流行季節的到來,最好的預防還是施打疫苗。孕婦常會考量藥物對胎兒的影響,但是懷孕期間會增加流感的嚴重度及產生併發症的風險,且研究顯示孕婦接種流感疫苗對其本身與胎兒均無特殊危險性,國際上普遍建議孕婦施打流感疫苗。(編輯:李鴻典)

文章轉自 奇摩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