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理人雜誌專訪報導,CSD中衛品牌之路

經理人雜誌專訪報導,CSD中衛品牌之路

 2017-11-08

看見臺灣醫材領域的品牌創新之路

    午後斜陽投射在窗邊,一整面CSD形象牆與色彩繽紛的口罩座落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對面的分子藥局中,讓人宛如置身時尚精品櫃位,臺灣醫材品牌-CSD中國衛材,透過品牌定位及政府資源挹注,顛覆一般民眾對醫材的想像,讓醫材也可以很時尚有型。

 細數由醫療院所、到生活中常見的醫療衛生材料,例如:繃帶、紗布墊、手套、手術衣帽、棉球、棉棒、優碘棉片、酒精棉片、口罩等,都可以見到CSD中國衛材的身影。這個擁有70年歷史的老牌公司,憑藉著優異的品質與嚴謹的生產流程,搶占內銷市場、外銷全球。如何從傳統工廠,搖身變為追求「Health in Style」的全方位醫材品牌,CSD中國衛材經歷了一段品牌塑造的過程。

追求卓越品質,爭取國際認證

    追求品質與國際化的腳步從公司創立之初就已開始,回顧中國衛材已故創辦人張炎東的創業之路,為了研發出最好的醫療用紗布,還特別赴日取經,為產品打下良好的基礎。

    近年來,為因應歐美消費市場需求,搶攻海內外訂單與市場,中國衛材公司也陸續開發消費性產品、替國際知名品牌跨國企業代工,以及在中國大陸市場設廠等,不斷佈局海外,銷售足跡遍及歐、美、澳、亞洲等地區。

    為了讓品質與國際同步,中國衛材積極採用國際認證標準,成為國內醫療耗材首家成立無塵室、獲CE標誌通過與臺灣GMP標準,以及通過ISO 9001、ISO 13485國際認證的企業,以高度的自我要求奠定不可撼動的醫材專業大廠地位。

   「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站穩腳步,除了品質與製程控管,完整的產品線也一樣重要。」張豐聯總經理表示。目前中國衛材公司有近千項醫療耗材產品,其中酒精棉片、醫療口罩、紗布、繃帶、彈紗和棉墊等護理用品都擁有高市占率。而從產品設計到生產製造,中國衛材也不斷優化製程,近來更著手導入工業4.0智能化生產,以提升產品良率及產能。

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,趁勢發展品牌

    過去,中國衛材主要經營的是醫療院所相關通路,自2007年開始,中國衛材開始關注消費者需求,也專注發展自有品牌,張豐聯總經理思考:「過去的代工經營模式容易遭遇模仿或削價競爭,既然我們擁有高規格的產品和製程上的優勢,何不趁勢發展品牌?」

    從思考、醞釀到付諸行動,開始建立企業識別標誌「CSD」是從企業第三代的張德成加入後才開始。現今擔任總經理特助的張德成,在海外求學時主修設計,不僅帶回國際趨勢,也是幫助中國衛材從「健康經營,服務社會」,轉型成為「Health in Style」的重要推手。

   「推動品牌絕非一朝一夕能成功,除了要對外溝通,也要內化成為企業的核心與文化。」張德成笑說,從2011年他自己一人帶著設計師做,到2015年公司正式成立行銷團隊,對外推廣品牌、服務通路,對內進行人員訓練與品牌溝通,每一步走來都穩健踏實。

    如今,在資深企業中國衛材邁入第70年的當口,開始導入經濟部工業局的資源,透過品牌計畫的輔導,重新定位品牌、發展新產品、布局新通路,擴大品牌的影響力,以貼近消費者的生活。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更認識CSD中國衛材,第一支品牌主打商品便選擇My Color My Style彩色口罩系列,做為品牌形象年輕化的主力商品。

 參與政府計畫,邁向國際品牌之路

    為了整合資源、加速中國衛材的品牌之路,去年開始,CSD中國衛材申請參加經濟部工業局的「品牌臺灣發展計畫第二期」計畫,行銷經理周令怡表示:「我們期望透過參與國家級的品牌發展計畫,建構品牌內涵與方向、正確與消費者溝通。」

    品牌永續發展的過程中,最常被忽略但卻會造成極大影響的莫過於法律風險,CSD中國衛材注意到除了自身商品或服務外,營運活動所處的國家或地區所需注意的法令,或規範資訊的了解,都是走上品牌之路必須關注的範圍。

    因此,結合政府與法律專業智庫的資源,CSD中國衛材在資策會科法所的協助下,獲得法律風險檢視服務及營運地區所需規範等重要資訊,以利其鞏固國際品牌發展,並且在降低營運法制風險之餘,同時強化品牌競爭力,讓臺灣品質世界發光。

感謝<經理人雜誌>特別專訪

文章轉載:2017.11經理人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