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年代新聞)台灣向錢衝-CSD中衛酒精棉加彩色口罩 醫材廠年營收五億

(年代新聞)台灣向錢衝-CSD中衛酒精棉加彩色口罩 醫材廠年營收五億

 2018-04-27

這幾年台灣的空氣污染問題,真的是揮之不去的夢魘,也讓很多民眾出門必備口罩,而身處彰化超過70年醫材廠看準商機,把口罩加了顏色,讓小小的口罩大變身,變成是時尚配件,成功外銷到香港、澳門。

不同傳統醫護用途的口罩只有藍綠基本色,中衛口罩有黑色,橘色,黃色等,還有帶有印花造型, 成為時尚配件。

彩色口罩的創意,讓傳統老醫材廠注入新的活力

第三代張德成特助表示:「其實以前我也不是很喜歡戴口罩,可是 因為空氣不好,或是有流感的時候要戴,可是戴上口罩後卻很醜,要不然就是說周圍的人覺得說戴口罩是不是生病了,我不喜歡那種感覺。那我就在想要怎麼把口罩設計成是大家想要戴,然後需要的人不會因為希望有好品質的展品,就捨去了一些設計、一些美感、一些時尚感。」

彩色口罩在市場打響名氣前,張家的傳統口罩已經在賣場與網路市場,搶得先機拿下頭彩。

張德成特助說:「其實在5年之前我已經做了很多改變,譬如:我們銷售的的通路,原本主要是作醫院,那我回來沒有多久,就打入了美式賣場,開始接觸消費性市場,然後我記得2016年左右,網路開放可以賣醫療的東西,所以我就開始網路第一個衝,用彩色口罩區分市場,主打一般家庭、一般消費者。

彩色口罩主打年輕消費群,沒想到推出不到短短三年,攻克台灣各大藥妝店,還賣到香港澳門,因為我們抓到一個生活風格,是連國際大廠都沒有抓到的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連國際連鎖藥妝店,都找我們配合…以前可能只是醫院一個防護商品,現在口罩除了防護也是一個時尚配件,所以我們做了滿大的商品轉型,消費者開始在轉型,商品要跟著轉,跟上時代潮流。」

台灣醫材發展史,張家-CSD中衛 是極其重要的關鍵。

第二代總經理張豐聯表示:「當初我爸爸開始的時候是兩台織布機,到七零年代末期我們有一千四百多台織布機,比初期多了700倍,那時候產能除了能夠供應台灣內銷市場外,我們更開始去經營整個外銷市場,最全盛時期,我們的產品外銷到全世界68國家,以紗布、繃帶、棉花這類的東西外銷。」

總經理張豐聯看著老照片,訴說工廠當時規模,同時也分享了一個令大家心驚膽跳的故事:「40年前,有一次在吃中飯之前,爸爸要我去幫忙,那時候很年輕我才20幾歲,要漂白紗布,使用調漂白藥劑,在調藥劑的過程當中就受傷了,因為藥劑有很強力的侵蝕性,會用到硫酸,結果不小心噴到左臉,我記得是在我結婚前的一個月,整整住院了一個月,真的很感謝我們太太當時細心的照顧,且一路陪伴我走過來。」

大概民國85年以後,中國(稱號世界工廠)就開始崛起, 外銷佔 CSD中國衛材 整體營業額將近八成,那種80%營業額即將消失的恐懼跟壓力,讓張總經理一度想放棄,但總經理覺得這是爸爸年創立的事業,一定要好好經營,並下定決心跟進到中國設廠,利用廉價勞工找回競爭力,並堅持穩定品質讓醫療單位使用,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