鏡週刊系列報導 - 敷料醫材王(二)

鏡週刊系列報導 - 敷料醫材王(二)

 2018-11-06

文|呂明潔    攝影|王均峰    影音|陳岳威 魏士捷 曾貴禎

談起中衛創辦人、父親張炎東的創業過往,溫文儒雅的張豐聯難得意氣風發:「你跟老一輩醫護人員提豐富工廠或不倒翁,他們一定都知道。」他口中的「豐富工廠」即中衛的前身,1966年為打外銷市場才成立「中國衛材」,1980年代全盛時期,紗布織布機曾多達1,400多台,年營收達4億元,其中外銷占8成。

當時的企業商標「不倒翁」,也由張炎東親自設計,充滿日式風情的圖騰,除了象徵屹立不倒,也反映創辦人深受日式教育影響。張炎東在日治時期曾任職老師和刑警,台灣光復後透過人脈赴日取經,學習紗布、棉花等敷料製作。

1947年張炎東花4萬多元,在彰化和美老家以2台織布機開始創業。張豐聯很崇拜父親的商業頭腦,「他很有企圖心,看準紗布、棉花是永遠不會被淘汰的醫療必需品,以前都從日本進口,光復後他是台灣第一個生產的人,售價比日本製便宜40%。」

張豐聯回憶,父親總是騎摩托車載貨,跑藥房推銷,而且讓對方先試用,滿意再付費。因講究誠信、準時交貨,家裡很早就有手搖電話,方便與客戶聯繫。但生意再忙,張炎東絕對留時間陪伴家人,「每年夏天他會帶我們去海水浴場,最遠開車6個小時去福隆,冬天去合歡山賞雪。每次到日本出差,也一定會帶蘋果回來。」

張炎東很疼愛小孩,只是不苟言笑也不懂讚美。張豐聯記得,只要同學到家裡玩,「聽到我父親的摩托車聲,馬上跑得不見人影,他心地很好,只是面相凶,連我也怕他。」張德成記憶中的阿公,是風度翩翩的優雅紳士,每天一身全白西裝套裝,繫著領帶,頭戴一頂扁扁的添丁帽,「我爺爺很喜歡親手做東西,像我們家抹布、枕頭套都用紗布做,他還會在手錶下方鋪一層紗布,阻絕汗水接觸錶帶。」

文章完整版→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181024bus00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