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白袍守護者-EP2】與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前進新竹北埔-CSD邀你一起關懷角落 讓愛遠播
CSD 中衛與電台合作推出《白袍守護者》單元,了解長期深入偏鄉的< 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 >,是如何翻轉無法配合早期療育小孩的命運,早期療育的黃金期是六歲前,偏鄉資源匱乏的環境,上課的距離遠與許多孩子是隔代教養或者家長忙於生計,已無多餘的心力跋山涉水定期帶著小孩進行早期療育,錯過此階段影響之後的發展相當大。
很多人對新竹的印象是台灣科技產業重鎮,但這次我們看的是另一個樣貌的新竹,你會發現,小小的台灣竟然有兩個世界。社會上願意付出愛心的人很多,這次,我們想把愛傳遞到一些比較特別的孩子身上,讓他們更有勇氣面對成長的挑戰。
當天我們跟著「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」來到了新竹北埔幼稚園,協會表示:「主動深入幼稚園確認孩子的發展情況,進而協助孩子也是他們能尋找到需要幫助個案的管道之一。」協會中的職能治療師,平均年齡只有30歲,就外界的眼光會覺得,為什麼好好的醫院不待,要到山區挨家挨戶、尋找可能需要幫助的孩子。協會執行長-陳力磑說他只是想盡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,因為有很多人,是我們看不到的,而直到開始做了,他才發現需要幫助的孩子,真的很多。
「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」主動出擊至家庭、偏鄉育兒園,希望能幫助更多小孩進步,在原本的生活中走得更穩健。治療師及社工會採用融入教學場域的方式,從旁協助幫忙,讓孩子是在身心都很舒服且不易察覺的方式受到幫忙,並與我們分享到其中一個孩子的進步,從過去語言發展的緩慢到現在能說出很多詞彙,都是協會與老師們之間的成就感。
協會執行長陳力磑 表示:「當初會成立這個協會的原因其實很單純就是,那個時候我們其實透過政府承接了一個偏鄉兒童篩檢的一個活動,那個活動我覺得立意是很棒的,那但是比較可惜的事情是,孩子篩檢出來確認可能需要後續資源介入的時候,然後就沒有後續了,所以那時候就秉持著可不可以多做一些的心態。」「我們的工作是可以是影響或改變一個人的生命歷程,原本不被看好的孩子有成長的機會,是讓我們非常感動的」這段話也感動了我們,希望大家能一起關懷偏鄉早療資源,讓更多小孩有更多成長的機會。
行動協會的執行長特別跟我們強調:我們的協會不是讓小孩整個變成沒有病症,只是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回歸到他們原本的生活裡面。雖然協助小孩發展固然重要,但與家長溝通的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協會執行長表示:「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我們不會直接跟講說你的孩子是有問題的,或是你的孩子是發展遲緩,或是你的孩子有什麼疾病診斷,因為大部分家長、我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沒辦法接受,會需要花很長時間去接受這件事情,所以我們會直接告訴家長說我們孩子可能是有一些地方比較落後,那我們可以透過老師的協助或治療師的協助幫忙把孩子能力帶上來,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去做介入。」
當天協會的呂治療師也特別撥空跟我們分享在協會服務的想法,並表示每個個案都是獨特的,也讓她從中學習到很多,看到小孩進步是最好的成就感。並跟我們分享一個個案:有遇到一個小嬰兒出生時缺氧,臉都是黑的,急救之後有救回來,但發生不正常的肌肉張力,醫生更斷言可能會無法行走也無法做,但我們從六個月開始進行復健,直到兩歲多,第一次看到他站起來的時候,真的是相當感動,將來他可以扶著助行器自行行走,讓我感受到生命其實會有很多的可能性。
特別感謝當天幼稚園的老師願意接受採訪,讓我們更清楚的知道,把握孩子黃金時間六歲以前進行療育,是最有效果的區間,也是最能改變一個小孩的發展的機會,讓我們著實上了一課。北埔幼稚園的老師說:「其實很多孩子是到幼稚園才發現自己是跟不上大家的,若能愈早幫他們,他們的能力就能發展的愈好。」
當天CSD張德成執行長也一起跟訪,看到協會團隊都相當年輕有活力,十分欣賞他們對社會的貢獻,在生命中最精華的青壯時期願意無私的投入偏鄉兒童的早療服務,甚為感動,也學習到許多職能治療的專業,並開始的一起合影,謝謝他們的熱血,幫助許多小孩走的更順遂。
《白袍守護者》單元介紹
CSD 中衛與電台合作推出《白袍守護者》單元,希望讓更多人聽見默默奉獻的人們,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~請大家鎖定:Classical FM97.7 古典音樂台、 BRAVO FM91.3 台北/都會/音樂 將有更完整系列報導!也歡迎大家網路收聽喲~ https://pse.is/w7srg
除了電台的播出之外,CSD張德成營運長也特別在PODCAST開立一個(白袍守護者)節目,親自帶大家發掘更多需要關懷的故事,歡迎追蹤以下:
Apple podcast、SoundOn、Spotify
《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》線上愛心捐款:https://www.taiwanpei.org/